X

国际海事信息网

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、微博

随时随地获取更多资讯和服务

让我们成为您身边的海事信息专家

  首页 >> 涉海高校动态 >> 正文

上海海事大学联合25所高校共建中国高校极地联合研究中心

发布时间:2018-04-28 来源:上海海事大学

       4月22日,“中国高校极地联合研究中心”(以下简称“高校极地中心”)成立大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举行。

       高校极地中心由北京师范大学、中国海洋大学、上海海事大学等25所国内高校联合共建,得到了教育部、外交部、科技部、自然资源部、国家气象局等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,旨在服务国家极地战略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。

       中国高校极地联合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方向为极区环境监测与模拟、极地变化与全球效应、极区环境与航道资源、极区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等。中国高校极地联合研究中心将重点完成极地科教体系建设、极地平台建设、国际合作网络建设等任务。此外,中心将在5年内建成10个极地野外教育实习基地,并将通过双边或多边合作方式建立广泛深入的极地国际合作网络。

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上海海事大学极地研究

       近年来,上海海事大学以航运、物流、海洋为特色,持续探索对接国家极地战略、培养航运高端人才的新路径,从人才培育、科研智库及社会服务等多方面入手,让学校的发展直接切入国家战略。

       2007年,上海海事大学第一次向雪龙船派遣优秀航海教师资担任科考船员,2008年7月,学校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签署合作框架协议。目前,已有9批次共18人次的教师登上雪龙号担任船长、轮机长、驾驶员和轮机员等职务,圆满完成5次南极、4次北极“雪龙号”科考任务。

       2017年4月,上海海事大学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、国家海洋局授予“中国极地考察先进集体”。目前,上海海事大学已成为中国参与极地考察人数最多,实践经验最丰富的航海院校。

        除此之外,上海海事大学起草编写了多项极地航行规则,提高中国极地国际话语权;成立极地保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,在极地工程设备和关键技术研发中发挥重要作用;培养极地航行人才,为中国极地战略提供人才支撑;开展低温钢研究,为极地船舶制造提供关键材料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“中国高校极地联合研究中心”25所高校名单

         哈尔滨:哈尔滨工程大学

        长春:吉林大学

        大连:大连理工大学、大连海事大学

        北京: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、北京师范大学

        太原:太原理工大学

        青岛:中国海洋大学

        济南:山东大学

        兰州:兰州大学

        南京:南京大学、河海大学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

       上海:同济大学、复旦大学、上海海事大学、华东师范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

       合肥:中国科学技术大学

        武汉:武汉大学、武汉理工大学、华中科技大学

        厦门:厦门大学

        广州:中山大学

       (顺序不分先后)

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“中国高校极地联合研究中心”介绍

       (1)总体定位和目标:高校极地研究协同合作与交流的平台; 高校极地对外交流合作的窗口;极地交叉人才培养的基地;服务极地科技与外交的智库。

       (2)主要研究方向:极区环境监测与模拟; 极地变化与全球效应;极区环境与航道资源;极区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等。

       (3)重点任务:极地联合中心的重点任务包括极地科教体系建设、极地平台建设、国际合作网络建设,以实现上述的定位和目标。联合中心提出要在5年建成10个极地野外教育实习基地,以保证所培养的研究生都能够得到不少于3个月的现场实习,此外还将通过多种渠道组织极地野外联合考察、建成极地数据中心和模拟平台,进一步建设极地卫星星座及地面接收系统,通过国际双边或多边合作方式建立广泛深入的极地国际合作网络。

      (4)培养方向:极地联合中心致力于培养多学科交叉的极地人才,支撑我国极地相关事务和大科学计划。极地联合中心的成立是我国高校积极响应构建“人类命运共同体”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等战略的重要举措,极地联合中心的发展前景令人期待。